鸽副伤寒,也称沙门氏菌病,是鸽子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,尤其在秋季发病率较高。此病主要影响体质较弱的青年鸽和幼鸽,并且可以通过蛋源带菌垂直传染给新生鸽,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临床症状概述
患病鸽子表现出食欲下降、羽毛蓬松杂乱、精神不振等症状,它们通常会蜷缩在一个角落,减少活动量。病情加重时,鸽子可能会拉出绿色或白色的黏液状泡沫水便,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会被粪便污染,饮水量显著增加。某些情况下,病鸽会出现气喘、翅膀下垂、腿麻痹及关节肿大等问题,导致行走困难。严重者可能出现头颈弯曲、转圈运动以及肌肉震颤的症状。急性病例通常在3到5天内死亡,慢性病例则可能持续7至10天,最终因腹泻而消瘦致死。
沙门氏菌感染往往首先在头部显现,表现为身体倾斜、步态笨拙、头部向相反方向扭转直至死亡。若病菌侵入关节,则会导致关节红肿、翅膀下垂和平衡丧失。
剖检特征
剖检观察可见胸骨变薄且呈紫褐色,伴有瘀血现象;肝脏肿大并有点状出血;脾脏轻微肿胀且容易破碎;肾脏瘀血肿大;肠道内容物稀粥样,肠黏膜肿胀出血,十二指肠、直肠和泄殖腔处可发现坏死溃疡;腺胃部位可见小出血点。
预防措施
预防为主,重点在于保持鸽棚清洁卫生和良好通风,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。新引进的鸽子需隔离观察一周后方可混群饲养。一旦发现病鸽,立即进行隔离治疗,并妥善处理病死鸽(焚毁或深埋),同时对相关笼舍和用具实施彻底消毒。
治疗方案简介
金霉素:每日用量为15毫克,分三次口服,连续使用4至5天。
磺胺嘧啶加抗菌增效剂:按比例混合于饲料中(5:1的比例,总量占饲料的0.5%),连续喂养5天。
其他药物如菌必清(一种广谱抗生素)、恩诺沙星(氟喹诺酮类抗生素,用于对抗多种细菌感染)也可选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药物可以减少死亡率,但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带菌状态。因此,对于种鸽而言,一旦确诊应考虑淘汰,并对饲养环境进行全面消毒。